急慢性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护理
文章来源:采耳培训网已有人围观发布时间: 2020-11-16 老师微信:返回 [ 中耳炎]一,明矾100克 猪苦胆大的两个(小的三个)冰片5克,抗菌素(头孢、阿奇霉素胶囊或片剂等)
工艺:(这个很关键)
1、先把明矾敲打碎成黄豆粒大,放入瓷盘内,再把胆汁倒入盘内。
2、而后放到打火罩上,微火,一定要掌握好火头,千万不能大或 小。
3、千万不能搅动,看着它慢慢的起泡。大约半个小时或四十分钟即可。
4、颜色微黄绿更佳。
5、把上述物、冰片、阿奇霉素(5--7克)放到一起研成细面,装入玻璃瓶,防干燥凉处备用,十年不过期。
二,明雄2克,白矾2克研末,用麻油和菜油(其他油不行)调匀,做一小棉球蘸上药油塞入耳孔,待稍干后取出,放2,3次见效,一般药棉放进去后鼓膜多半会结痂,感到不舒服,千万不要乱捣,实在不行,用手在耳外揉搓几下。
三,蛇蜕(蛇壳、即蛇皮)一条,冰片10克,用核桃油一小瓶,放入其中睡觉时候耳内滴2、3滴通治所有耳疾(杨氏珍藏秘方) 。
四,白矾3份,食盐一份,樟脑2份,冰片2份,研末搅匀,装入瓶中备用,每次取黄豆大小吹粉,每天一次,一般2、3次可好。
用法:
1、先用双氧水冲洗耳道,擦干。
2、而后卷一比较细的纸筒,用一头取一点药粉,放入耳道口,均匀地吹入耳内。
3、小儿、老人早晚各一次;学生不方便晚一次 。
4、忌辛辣烟酒。
一、急性化脓性中耳炎
(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原来并没有过化脓性中耳炎的疾病,而更近出现的中耳急性化脓性炎症。病程在二个月以内。在早期,主要是耳痛、发热、头痛、耳内流脓量多,并影响听力。检查有鼓膜显著充血,若已经穿孔,则有脓液外流。)
1.抗菌消炎:首选青霉素类静脉滴注。并可配合红霉素0.5g,或交沙霉素0.4g,2~3次/日,口服。或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。剂量应足,疗程够长,一般用至鼓膜充血消失。
杨氏推荐特效验方-耳膜穿孔:公猪肉丝4两,菖蒲2两。文火同煮,带肉煮烂,肉,药,汤同吃。耳膜充血、穿孔,采耳失手,痛得彻夜难眠,用此方5付疼痛全部消除,听力恢复。耳膜充血可消除,穿孔者可愈合。
2、外治法
清洁法:耳道流脓时,应以3%双氧水或淡白醋(醋、凉开水各半)清洗耳道,再施以滴耳或吹耳法。
滴耳法:①止痛:耳内剧痛,鼓膜未穿孔者,可滴入酚甘油止痛。②解毒、消炎:鼓膜已穿孔溢脓者,以黄连滴耳液或0.25%氯霉素液、0.3%氧氟沙星滴耳液、复方新霉素滴耳液之类滴耳,每日3~5次。
吹耳法:鼓膜穿孔后,溃孔不小于绿豆大者,可吹入粉剤类药物,1~2次/日。[/L]
二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分为三个类型
1、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(无骨质破坏、无听小骨破坏、无胆脂瘤。鼓膜穿孔较小或中等,分泌物无气味,听力减退轻度):以局部治疗为主(洗耳、滴药或滴药),感冒加重后,可以考虑内服消炎药物。待炎症消除,至少停止流脓三个月,经过检查鼓室干燥,咽鼓管功能正常,鼻腔无明显疾病,可以行鼓膜修补手术,从而得以全愈,不再流脓,听力恢复基本正常。
如果已经修复未愈,可以反复修复,前提是咽鼓管功能正常,中耳腔干燥无炎症。如果以往修改,再因病引起穿孔,可以在满足这一条件时再行修复。
2、有听小骨破坏的中耳炎(复杂型中耳炎、也称骨疡型中耳炎):一般为鼓膜大穿孔,或并发鼓室肉芽、息肉。消炎治疗同上述,或简易手术摘除肉芽、息肉。待炎症消除,至少停止流脓三个月,经过检查鼓室干燥,咽鼓管功能正常,鼻腔无明显疾病,可以行听力重建手术,使听力有较好恢复(一般难以完全恢复正常听力);并使炎症不再发作。
3、局部用药治疗方法:
(1)洗耳法:用3%双氧水清洗外耳道(用棉纤醮双氧水),以清除脓液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,每天3-5次;慢性化脓性中耳炎,每天1-3次。
(2)滴耳法:更常用的是4%硼酸乙醇。每天滴耳1-2次,每次1-2滴。酒精与硼酸制,既或消炎,亦可挥发,促进鼓室干燥,故滴用次数宜少,量亦稍少。
(3)吹耳法:应当由医生和专业人员操作,不可吹入药粉太多,堵塞了外耳道或鼓膜穿孔处,反而造成脓液引流不畅,加重病情。所用药物,根据个人经验,以氯霉素9份,加冰片1份的比例配制,研粉,用喷粉器吹入更佳。效果较滴耳药物的效果更佳。
治疗耳鸣特效方 方法如下:
取石菖蒲60克,每天一剂,水煎分2次口服。左耳及双耳耳鸣者,同服浓缩六位地黄丸,每天2次,每次10粒;右耳耳鸣者同服北京同仁堂的《金贵肾气丸》,每天2次,每次25丸;药物中毒性耳鸣加生甘草20克同煎。注意石菖蒲少于30克。效果不佳。治疗结果:治疗20例观察,一般服药3~7天即获痊愈,随访3年未见复发
上一篇:祖传杨氏中耳炎秘药